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研活动>开放大讲堂>详细内容

寒假家长课堂(第二堂)如何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1-17 11:17:2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如何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?先做个约定吧……

◎贺文杰

安娜·弗洛伊德曾有一段话,可以很好地描述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及两极化特征。

 

青少年是谁呢?

他们有着对未来最美好的期待,憧憬着几乎不可能的前途;他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惊人的才华,勇于奉献也敢于牺牲;他们的恋爱充满激情,也会戛然而止;他们自我克制又盲目放纵,渴望集体又喜欢独处;他们总是在乐观与悲观之间徘徊,在不知疲倦的热情与懒惰、冷漠之间摇摆……

 

这是一段很散文化的文字,归结起来——青少年依旧是个谜。读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时,我正在读高中,跟书里主人公差不多的年纪。主人公霍尔顿是个16岁的中学生,家境富裕(中产阶级),整日穿着风衣,戴着猎帽,游荡在外,不愿读书。他对学校里的一切——老师、同学、功课等等,全都腻烦透了,多次被学校开除,却并不感到难为情。他想做很多事情,却什么也没做成;他痛恨虚伪,自己却对人撒谎;他想让别人喜欢自己,表现出来的却是高高在上且冷漠固执……他是如此的不可靠,几乎是我们现实生活中,所有头疼青少年的问题集合体。

我们亦曾是青少年,当年读不懂自己,现在也读不懂孩子。每个人都知道,进入青春期后,身心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,我们身上会发生一些重要的事情,一些会随风逝去,一些会就此定型。只是,不管是当初的我们,还是现在的孩子,都没能看穿笼罩在变化前面的迷雾;于是,孩子们恐惧不安,父母们如临大敌。这个时候,陪伴就显得极为重要了。

当孩子面临内心冲突而行为失控、如霍尔顿一般时,父母们,你需要挤出时间向孩子表明:我关心你、我在意你、我愿意为你花时间

对青少年来说,能够证明有人喜欢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十几岁的孩子,已经有自己对爱的解读,社会化的过程中,爱往往是有条件的——帅气漂亮的外表、吸人眼球的才艺、遥遥领先的成绩……这些都能成为孩子认定被喜欢的因素。而在这样的社交文化中,有人愿意把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他们身上,无疑对孩子的自尊自信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
有父母说,我恐怕是生了个克星,反正彼此看不对眼。可有数据调查发现:尽管孩子对你叹气、顶撞、翻白眼的频率达到史上最高频率,可他们仍旧无比想要你的陪伴。

2774bba303fd447db6be109d89936cf2.Png

在孩子正需要你的时候,你陪伴的时间却在逐渐减少——这需要父母的自我审视,这种现象是普遍的,是需要调整和改变的。

如果你和大多数家长一样,低估了孩子想和你待在一起的期待,现在应该要明白,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他们的行为表现其实是两回事——谁让他们就是谜一样的冲突少年呢!该怎么做呢?

下面,好好跟父母们聊聊具体的做法:

1.约定专属时刻

如果你感觉到与孩子的关系可能有些问题,如果你看重跟孩子的关系,请把这件事当作一件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。你需要跟孩子约定专属时间,并且固定下来,彼此交流。

就拿我自己来说,我是特别强调要活在当下的,如果你约我吃饭,我会马上安排最近的一顿;如果你要买单,我绝对不会跟你客气。活在当下要求我成为一个坚定的执行者,因为碰到太多会讲故事的人。我不会说等我有空再安排一次度假,因为那样很可能永远度不了假,生活有极强的侵占性,充斥你的日程安排,“等等再说”往往意味着“等等就不见了”。

及时决定,当下执行。与孩子做好约定后,用红笔在日历上做上记号,或者手机上设置提醒闹钟,你需要保证其他的事情不会侵占你们约定好的时间——那是你设置的日程禁区。我看到太多父母不够重视跟孩子约定好的时间,这会极大地损伤孩子对你的信任。信任是一种美德,美德一旦遭到破坏,极难修复

2.绝不取消约定

取消约定比压根不约更糟糕。所以,父母要学会拒绝其他可能冲突的行程,你需要严肃慎重地对待,跟你觉得重要的其他事情一样,千万不要取消约定——除非死生大事,否则连取消的念头都不能有。

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约定,我打心底里不想你失去孩子的信任。

3.策划一场有趣的约会

很多父母其实很害怕与孩子的独处,因为不知道聊些什么、做些什么。不要花几个小时面对面地探讨如何让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好,不要搞成商业谈判的样子,那样很难奏效。好的关系极少是讨论出来的,尤其是跟孩子。给个建议:约会自然是做一些双方都喜欢的事情。怎么找到这些事情呢?列清单法。双方各自罗列一个清单,圈出那些共同的想做的事情,你们自然就知道怎么安排了。还有父母质疑,要是两个清单没有共同的事情呢?我建议你们去做亲子鉴定。

4.做好失败的心理建设

对于没有约会操作经验或者已经出现亲子关系问题的家长来说,要有相处失败的心理准备。因为,你极可能被孩子激怒。世事岂可尽如人意,对不对?生活中重要或美好的事情,极少是毫不费力没有阻力完成的。孩子可能无视你、疏远你或者干脆沉默寡言不理你,你要有面对关系挫折与失败的心理准备。同时,要恭喜你——你面前的的确确是个货真价实的青少年!你没有选择,必须迎难而上。你要不断尝试,就像你克服工作上的困难一样,不断地实践,会让你越来越得心应手。这里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和训练,很多家长在父母课堂上学太多的理念和方法了。你要做的是实践、是训练

我有个做监狱心理咨询的朋友,喜欢跑长马,跟很多人一样,在真正跑之前,很担心自己跑不完。如果你只是告诉他,你加油跑,上场就已经赢了,重要的是过程,这对他跑长马有实质性帮助吗?如果你鼓励他竭尽所能、尽力就好,能帮助他跑完42公里吗?
没用的。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去跑一次,每天科学地训练、实践,你会从一段一段的进步中建立起信心与控制感

每一个跟孩子的约定都是一个变好的机会;每一次相处的时光,都是构建、改善跟孩子之间关系的机会。没有一蹴而就,只有步步为营

我见过那些糟糕至极的亲子关系,父母濒临绝望;我也见过那些在孩子身上全神贯注投入的父母,他们分享孩子成就时,笑如阳光。我不敢保证十全十美,但我敢保证,你做了情况会有所好转,在这样的付出下,我们总会收到切实的回报。

不要等到有一天,看着孩子的背影,无比遗憾地感叹:我原本可以做得更好、做得更多……我们不确定结局,但我希望有一天当你反思自己的父母身份,可以问心无愧地说:我已经尽我所能了!

 

终审:陶旅枫